返回列表发布时间:2023/8/4 9:17:42
“2017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我挨家挨户地去动员,做思想工作,跟村民宣传搞乡村旅游的好处,没几个人听……”沙子口街道大石村的老支书讲到当年的难处,情绪激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通过发展餐饮、住宿、水果种植等产业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增收的目标。”
2023年初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百村计划”实践团出发了……
“百村计划”是学校赋能乡村振兴打造育人“圈层效应”的一次有益探索。首轮调研活动历时12天,4个专业的12名青年教师与58名青年学生组成4个团,分赴沙子口街道7个管区的43个社区,围绕当前青岛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系统、规范的实地调研。此间共走访农户412户,完成调研问卷1084份,访谈基层干部、乡贤72人,收集单体旅游资源表354份,形成访谈实录、工作案例和调研报告183篇,记录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巨变进程和生动实践。
脚下沾满“泥土味”,到群众中去“接地气”。短短几天,他们已活跃在了沙子口街道的43个村落里,有的在山间,有的在海边,有的在稻田,有的在村民家里,他们走在乡间小路上,访在田间地头上,聊在村民心坎上,成长在祖国大地上。
志愿服务挖掘“烟火”故事
“1836年,九水刘氏先人迁到域内建房定居,开荒耕种,建成村落,即为大石头村”,石头村村委主任刘昌玉谈起村里的事,“1976年,村里全体团员青年参加崂山县(现崂山区)组织的‘五里岗整地大会战’,下着大雪,他们也‘不怕苦’,将五里岗原有的零碎贫瘠地片,整修成面积大片的可耕地20亩,现在想来,真是由衷地敬佩和感动。”
“百村计划”探索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充分挖掘绿水青山中的“烟火”故事,探寻蕴藏在阡陌中的文脉,梳理乡村旅游资源、汇编村史村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村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行万里路、知中国情、思发展策,在躬身实践、化知为行的过程中,自觉地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把个人追求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
动态调研追踪“乡村旅游”
“面前就是诗里‘青山转处起高台,台下川流更不回’形容的观川台了”,专业教师陈超站在观川台遗址旁开展现场教学,“在旅游资源类型分类中,观川台可以归为AAA山丘型旅游地、ACA凸峰以及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目前建筑周围已经开垦了农田。”
“百村计划”创新工作载体、深入调查研究、务求活动实效,师生在基层一线的田间地头“同向调查、同行教学、同研课题”,着力发挥课堂外“导学”对课堂内“教学”的补充作用。在“师生三同”中,学生融合了践行者、学习者和研究者的三重身份,通过对乡村旅游调研对象的动态追踪,丰富旅游数据模型、建立调研档案、完善调研报告,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旅游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
创业项目走进“田间地头”
“开展大石定制研学产品线路设计,大石水库和九龙沟生态园是重要环节”,研学旅行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丁禾依托“研黄子孙寻红记”挑战杯项目已经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发渔业垂钓捕捞的劳动体验项目、小型气象站的生态科普项目或者有机茶园的生态体验项目园都非常契合中小学生研学需求”。
“百村计划”将一次性、活动化的志愿服务变为持续性、项目化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科专业方向开展国情民情考察调研,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研究报告写在田间地头创造了条件。青年学生将“益旅阳光”“红小妮”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挑战杯”“互联网+”项目带到田间地头,将文旅融合研究成果转换为乡村振兴效能,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形成的“成果应用证明”“成果应用效果”等资料又为后续双创项目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岛酒店学院微信公众号
鲁商生活小程序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公众号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视频号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抖音号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快手号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浪微博